为全力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内蒙古通辽市聚焦重大火灾隐患单位“陈年旧疾”,主动出击、亮剑除患,自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1.18亿元专项整改经费,对政府挂牌督办年限较长、建筑产权多样复杂、整改难度较大的32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全部整改销案清零,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高”位部署,压实各级责任。将重大火灾隐患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以“一叶知秋”的敏锐意识防风险、保安全。主要领导“挂帅制”督办。市长奇·达楞太专门部署重大隐患清除督导约谈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亢永强组织召开约谈推进会,带队深入现场督导检查,先后12次听取汇报、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隐患整改“清单制”管理。分类建立隐患、整改、责任“三张清单”,深化“技防、物防、人防”三防合一管理模式,按照“一隐患一方案、一隐患一督办”的方式,针对每一家单位的不同情况逐一确定整改责任单位、整改方案、施工方案,确保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从根源上解决重大火灾隐患“整改难、进度慢”的问题。隐患消除“责任制”清零。定期组织应急、消防、目标绩效办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责任单位每月报送工作进度,对隐患整治工作开展不力,整改进度缓慢,成效不明显的责任单位和主管行业部门予以通报并纳入年度考核范畴,确保隐患整改“不断档”。
“严”字当头,部门合力推进。全面释放安委会、防火委两大平台作用,切实以“一个不留”的决心力度根除“顽疾”,防止各类火灾隐患“春风吹又生”。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消防支队主要领导27次带队现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组织约谈、现场会办等多种方式探究解决重大火灾隐患整改问题,提思路、想对策、解难题。推动整改攀登进阶。成立隐患整改工作专班,健全“联合执法、联合监管、联合督办、联合整治、联合约谈”五联工作机制,定期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函告整改进度、提出工作建议、细化工作职责,各职能部门按照责任清单全面推行“指导式”检查、“说理式”执法,通力协作、抱团作战。灵活用好舆论监督。充分借助新闻媒体,将隐患单位整改进度向全社会公开曝光,提醒、警示广大群众进入场所切实做好消防安全防范,向社会公开消防监督举报电话,为公众举报火灾隐患和各类消防违法行为提供便利条件,为整治重大火灾隐患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
“实”处着力,细化举措破题。将提升社会单位本质消防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以“一丝不苟”的较真态度查隐患、堵漏洞,确保隐患单位整改中未发生一起冒火、冒烟事故。“一对一”守护安全。逐一修订完善灭火救援预案,在重要节日、重点时段对隐患单位落实流动巡防、前置备勤,落实“三时三员”防消联勤工作模式,累计开展灭火救援实战演练、消防宣传培训1500余次。“点对点”帮扶指导。抽调消防技术专家库成员与属地街道、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成立技术帮扶小组,抽调组成5个指导组主动上门跟踪帮扶指导,集中组织开展专题培训130余场次,指导隐患单位修订整改方案40余次。“面对面”消除隐患。邀请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对隐患单位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查找问题283处,制定整改措施312条,定期开展典型火灾案例警示教育活动,以案说法、以案明责,倒逼隐患整改落实,以“有专家、有措施、有整改、有督导、有震慑、有力度、有温度”的“七有”标准治本攻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